蕁麻
來源:網絡
發(fā)表時間:2012-08-06 23:45:26
瀏覽數(shù):1557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實用舉例簡介
qiánmá,
注意:蕁在此不讀xún(蕁麻疹時才讀xún)
毒性
如果中了蕁麻的毒,會有上吐下瀉的癥狀,像得了盲腸炎一般。
【學名】Urtica fissa E.Pritz.
蕁麻
【英文名】Nettle
【別名】蜇人草、咬人草、蝎子草,防盜草、無情草、植物貓、咬人貓
【分類】蕁麻科Urticaceae,蕁麻屬 Urtica L.
【習性】喜陰植物,生命旺盛,生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嚴,喜溫喜濕。
【生境分布】廣泛分布于亞歐大陸,在中國分布在云南中部、貴州、四川東南部、湖北和浙江。
生于山地林中或路邊。
蕁麻
適合作庭院、機關、企業(yè)、學校及果園、魚塘的防盜設施。
將鮮株或干品放在糧倉或苗床周圍,老鼠碰到就立即逃之夭夭,故有“植物貓”之稱。
營養(yǎng)豐富,枯死經霜或經人工處理后為優(yōu)質飼料!∫酁橹匾w維植物,古代歐洲人很早就采用其纖維紡織衣物,如《安徒生童話·野天鵝》(《格林童話·六只天鵝》故事亦類似)中的艾麗莎就曾采蕁麻為她的哥哥編織衣物。
亦入藥,詳見后文。
發(fā)酵后可用于除草,因營養(yǎng)豐富亦可作肥料。
多年生草本。莖高60-100厘米,有的可達150厘米,生蜇毛(長約3—5毫米)和反曲的微柔毛。
葉對生;葉片寬卵形或近五角形,長及寬均5—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近掌狀淺裂,裂片三角形,有不規(guī)則牙齒,下面生微柔毛,沿脈生蜇毛;葉柄長1—7厘米;托葉合生,卵形。 蜇人草 葉子
雌雄同株或異株;雄花序長約達10厘米,生稀疏分枝,在雌雄同株時生雌花序之下;雄花直徑約2.5毫米,具4花被片;雌花序較短,分枝極短;雌花小,長約0.4毫米,柱頭畫筆頭狀。
其莖葉上的蜇毛有毒性(過敏反應),人及豬、羊、牛、馬、禽、鼠等動物一旦碰上就如蜂蟄般疼痛難忍,它的毒性使皮膚接觸后立刻引起刺激性皮炎,如瘙癢、嚴重燒傷、紅腫等。特別適合庭院、機關、企業(yè)、學校及果園、魚塘的防盜設施。
蕁麻,俗稱藿麻。古稱毛藐或蕁草。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曰:“蕁麻,蕁音尋”。又曰:“蕁麻又稱毛藪。蕁字本作藪。杜子美有除藪草詩,是也”。陜南山民有稱“蜇人草”的,草原牧民則叫它“咬人草”。
研究表明,蕁麻科植物之所以能蜇人,是植物體上的一種表皮毛在作怪,這種毛端部尖銳如刺,上半部分中間是空腔,基部是由許多細胞組成的腺體。平時基部腺體分泌的蟻酸等對人和動物有較強的刺激作用,這種腺體充滿了毛端上部的空腔。人和動物一旦觸及,刺毛尖端便斷裂,放出蟻酸,刺激皮膚產生痛癢的感覺。可以說蕁麻的這種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讓食草動物望而生畏。
當你在林下溝邊或者住宅旁陰濕采集標本或割草時,有時你可能會感到突然的刺痛,好像被蝎子蟄了一樣,并且還出現(xiàn)紅腫的小斑點,往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消退。此時,你不要太緊張,你很可能就是被一種叫蝎子草的植物蟄毛所傷,可以馬上用肥皂水沖洗就可緩解。
播種繁殖。種子細小而堅硬,一般春季播種,夏播亦可,種子適宜發(fā)芽溫度一般在23℃以上。 蕁麻
播種前,土壤要深耕、整細、整平并施足基肥,然后將種子拌以細土,進行撒播,可不覆土。
出苗時間,以溫度、濕度及深度的不同而異。為提早出苗,最好采取苗床育苗。當幼苗長至15厘米以上時,就開始有刺激功能,所以在移栽或定植時,應戴上帆布或膠皮手套,腳穿膠鞋,避免皮膚外露。在老株周圍長出新芽后,隨著新芽的生長,上部老莖陸續(xù)枯死,需要進行分株。
分株時間,可在冬春進行,整株挖起,剪下芽苗,隨后按20厘米的株距栽植于田園四周,當年就可起到防護作用,第2年連雞也不敢進入。為避免影響主要作物的生長及管理,可將其伸長的枝葉有計劃的剪除,也可用木棍擋開該草的莖桿。
【病蟲害防治】一般病蟲害發(fā)生較少,在植株的葉片上若發(fā)現(xiàn)有刺毛蟲,可剪除蟲枝燒毀;也可噴灑40%氧化樂果5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2000倍液防治。
蜇人草 外型圖
【過敏治療】觸碰輕者,難受數(shù)分鐘后可自行消失;重者,將患處對著明火烤熱,并作伸縮動作,也可用溫開水洗患部,約經半小時可解除痛苦。
編輯本段營養(yǎng)價值
雜交蕁麻因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而流行歐美。每100克嫩莖葉中含水分77.88、粗蛋白4.66克、脂肪0.62克、 麻葉蕁麻
粗纖維4.34克、碳水化合物9.64克。還含有較高的鐵、鈣等無機鹽及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它含有的葉綠素也高于其它任何蔬菜。
雜交蕁麻的根的醇提取物在歐洲特別是法國一直用于治療前列腺肥大,其水溶性部位主要含有多糖類成份,能調解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阻止上皮組織癌細胞的分化與擴散。治療前列腺肥大的植物藥雜交蕁麻素以其確切的療效和毒副作用極小的安全性,正逐步占領歐美主流市場。
雜交蕁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地上嫩莖嫩葉供食用,其營養(yǎng)豐富,獨具特色,素炒作湯、涼拌作餡,均可,還可速凍或脫水長期貯藏。
雜交蕁麻新鮮特種蔬菜反季節(jié)生產,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一次種植,多年受益,每年每畝可生產蔬菜500-1000公斤,市場售價4-20元/公斤;種植30年可產鮮根6000公斤,干根3000公斤,市場售價4-10元/公斤。
陜西蕁麻
蕁麻
蜇人草 葉子
蕁麻
陜南山民有稱“蜇人草”的,草原牧民則叫它“咬人草”。
由于蕁麻其莖葉有刺蜇人,所以許多人對它望而生畏,沒有好感,因而對它的價值也就了解甚少了。
國內外的科研成果證實,蕁麻是很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和農作物,可供纖維、食物、藥物和優(yōu)質飼料。蕁麻的莖皮纖維韌性好,拉力強,光澤好,易染色,可作紡織原料,或制麻繩、編織地毯等。
蕁麻的莖和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及各種微量的磷、鎂、鐵、鋅、錳、硅、硫、鈣、鈉、鉆、銅和鈦等元素。其營養(yǎng)價值不亞于苜蓿、三葉草和豆類等飼料作物,對于牲畜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是優(yōu)質飼料。每年夏秋,將蕁麻收割回來,經晾曬,切碎,用開水煮過,拌些麩皮之類的精料,即可喂豬。不出十天半月,豬身上就油光發(fā)亮,開始明顯地肥胖起來。盛夏,正值蕁麻枝葉繁茂的時候,草原上的牲畜是不愿意光顧它的。可是,到了秋霜以后,特別是籽實累累的冬春時節(jié),蕁麻莖葉里的苦澀味大部分已消失以后,牛馬駝羊卻是競相采食它。
蕁麻全草可以入藥,其味苦、辛,性溫,有小毒。具有祛風定驚、消食通便之功效。主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產后抽風、小兒驚風、小兒麻痹后遺癥、高血壓、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蕁麻疹初起、蛇咬傷等。宋代《圖經本草》早有記述。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蕁麻,……其莖有刺,高二三尺,葉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者入藥。上有毛芒可畏,觸人如蜂蠆蜇蠢,以人溺濯之即解,搔投水中,能毒魚。氣味辛、苦、寒,有大毒。主治嘔吐不止。蛇毒,搗涂之。風疹初起,以此點之,一夜皆失”。因此,農牧民把它視為珍寶。用蕁麻搗碎外敷,治毒蛇咬傷和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癥,相當有效。幼株的干葉是一些藥劑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且許多疾病的醫(yī)治都離不開這些藥物。國外
食用
蕁麻還可食用。國外俄羅斯等國十分重視對蕁麻的研究和利用,已取得很大成績。除已用于紡織、榨油、飼料、藥物外,還用蕁麻的莖葉烹制加工成各種各樣的菜肴。有涼拌、湯菜、烤菜、蕁麻汁、飲料和調料等。蕁麻種子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接近大麻、向日葵和亞麻等油料作物。蕁麻籽榨的油,味道獨特,有強身健體的功能。 地方特產_陜西蕁麻葉子
俄羅斯西伯利亞農科所科學家維克托·博加奇科夫,經過25年之久的試驗研究指出:“蕁麻是有價值的農作物,應當廣泛用作飼料,大力開辟專門的蕁麻種植場!蹦壳埃砹_斯及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有野生蕁麻400多萬公頃。
蕁麻屬蕁麻科(Urticaceae),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春發(fā)冬謝,秋果累累。一般株高50~150厘米,莖直立,全株淡綠色,單一或有少數(shù)分枝,有四棱,全株密生蜇毛,觸之奇痛。葉對生,托葉離生、條狀披針,生有短毛和蜇。葉片卵形或寬卵形,三出脈,邊緣有粗鋸齒,有齒牙或人裂,兩面密生短細毛,似大麻葉子;▎涡裕菩弁,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瘦果卵形,藏于宿存花被內。花期7~8月,果期8—9月。中國約有16種,別看它相貌不揚,它卻全身是寶。
蕁麻用途如此之多,分布十分廣泛,資源甚為豐富,可惜過去人們對它不甚了解,造成蕁麻自生自滅,白白浪費。在科學逐漸普及的今天,這種情況應該改變了。應該積極開發(fā)利用這一寶貴野生資源,使其為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山區(qū)人民致富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